1月19日是全國消防節也是象徵生命守護的「台灣心肌梗塞日」。台灣心肌梗塞學會攜手臺北市政府消防局,臺北市政府衛生局、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及中華民國心臟基金會於今1月14日「Team Taiwan 救心馳援 守住每顆心」記者會,共同宣示打造牢不可破的救心防線。
台灣心肌梗塞學會理事長暨北醫附醫心臟內科黃群耀醫師指出,根據衛生福利部112年統計,心臟疾病是國人第二大死因,其中心肌梗塞的致死率持續攀升,且發病年齡有年輕化趨勢,每年約有1萬7千人罹患心肌梗塞;而心肌梗塞發作的黃金救治時間極為關鍵,其中涉及三個重要的環節,包括全民急救知識普及、消防救護人員即時取得病人心電圖,提供醫師迅速判讀、連絡後送醫院,透過超前佈署讓病人抵達醫院後,即有萬全準備的醫療團隊順利接手搶救。
屏東基督教醫院副院長暨台灣心肌梗塞學會黃偉春榮譽理事長表示,105年起推推動1月19日台灣心肌梗塞日,今年正式邁向第10年,持續呼籲民眾保心秘訣「心痛喘、盜冷汗、卡緊叫、救護車」,有胸痛,胸悶,合併冒冷汗和或喘氣症狀,要立即連絡119,119就是救心專線。心肌梗塞是一個與時間賽跑的疾病,經由正確就醫方式,為自己和他人爭取黃金救治時間,搶救心肌梗塞病友。去年起學會與健保署高屏分局合作推動到院前心電圖判讀系統制度化,經由「醫院總額風險調整移撥款」支持高雄、屏東、澎湖急重症醫療合作,24小時都有醫師隨時協助救護車心電圖系統,包含心電圖的判讀及車上用藥指導。近年來進一步推動心電圖即時傳輸系統進入社區榮民之家等安養機構,期許將台灣心肌梗塞照護網,經由點線面的建設,可以搶救更多的心跳聲。
亞洲大學附設醫院內科部主任暨台灣心肌梗塞學會秘書長王宇澄強調,平日掌握急救技能並提高健康警覺,是守護生命的第一步,他也提醒,心肌梗塞來得突然且無預警,常見症狀包括胸痛、左臂或背部疼痛、呼吸困難等。一旦出現上述症狀,立即撥打119,若現場有AED設備,應迅速使用,並進行高品質CPR以爭取寶貴的搶救時間。
台灣心肌梗塞學會黃群耀理事長代表學會,向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急診醫學科李彬州主任及臺北榮民總醫院急診醫學科陳盈如主任,感謝兩位無私奉獻於醫療指導,特此致贈感謝狀,以表彰其無私貢獻。
台灣心肌梗塞學會榮譽理事黃偉春及秘書長王宇澄,代表學會共同頒獎予傑出執勤救護技術員,以表彰其卓越貢獻與專業精神。
臺北市衛生局醫事管理科陳怡龍科長代表致贈感謝狀,以感謝教育單位對於推廣CPR及AED教育的積極貢獻與努力。
台灣心肌梗塞學會攜手臺北市政府消防局,臺北市政府衛生局、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及中華民國心臟基金會於1月14日召開「Team Taiwan 救心馳援 守住每顆心」記者會,2025台灣心肌梗塞日記者會圓滿落幕
相關媒體報導,請參閱:心肌梗塞學會 | TAMIS